我校教师在线研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
6月10日下午,“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主题活动在线上举行,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主办,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100余名教师参与。
我校今年将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主题定为:“课程建设年”--融合发展·协同创新,为响应活动主题,帮助我校教师提升开展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情怀,特举办本次主题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临床医学院张怡教授、针灸推拿学院杨洁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吕灿三位老师为大家作分享。
张怡教授以《中医内科学》的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为实例向大家介绍了该门课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发展历程、教学成果、本门课程存在的教学痛点等,针对这一系列痛点,张教授分享了她及团队所作的教学改革创新,包括:课程创新设计与理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过程与方法创新、评价创新等。最后,张教授分享了她参加第二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经验,她充分肯定了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学院等对她参赛工作的支持和指导,认为参加教学比赛是不断提升动力、自我学习提高、扩大影响力、展示自己才华、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机会,建议老师们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
杨洁教授主要分享了她参加第二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经验。杨教授首先为大家解读了创新大赛的文件,包括比赛性质、参赛对象、参赛要求等,她认为组建团队是参赛的关键,《针灸学》课程团队齐心协力是她此次竞赛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杨教授强调,参加此类竞赛,要对标竞赛评分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做到有的放矢方能事半功倍,她还具体分享了如何准备教学创新报告、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为老师们提供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杨教授还建议大家多学习省内外往届参赛教师获奖作品,分析他人成功经验,了解自我作品缺点,帮助自己进一步提升。
吕灿老师以“德医交融 五度育人”为主题分享了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经验。吕老师立足于《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分别从课程概述、创新设计、理念与目标、教学内容、过程方法、评价与反馈等角度分享了本门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经验,重点阐释了教学创新设计的政治高度、价值向度、文化深度、情感温度、践行力度。最后,吕老师分享了她参加第二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经验,分享了自己在制作参赛作品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她认为参赛作品的文本规范与美观度是基础,图文并茂的形式更易专家观看,视频制作应主题突出,在开始就抓住专家注意力。
三位老师非常全面地为大家展示了不同课程的建设过程及教学改革创新经验,为我校教师作课程建设改革提供了经验和范本,也提升了我校教师参加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信心。教学改革与创新一直在路上,需要老师们不懈努力,更需要团队协作,期待更多的教师及团队建设出优质的一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