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铸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专题研讨
6月26日下午,民族医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铸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交流研讨。民族医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研讨,交流研讨由党支部书记邝婷婷同志主持。学校“红润杏林”理论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讲师团孙黎老师列席并指导,学院其他支部代表列席参加。
会前,支部党员认真学习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开创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等文件精神。
会上,支部党员围绕研讨议题“教师党员如何扎根教学科研一线,做学生成长的‘大先生’?”“ 教育家精神如何内化为教师党员的信念追求,外化为育人实践?”“管理服务部门教师党员如何立足岗位工作落实“三全育人”?”等3个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大家结合本职岗位工作,深入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党员教师提出,一是民族医药传统理论与科技前沿相结合,通过“科研反哺+先进技术”模式培养学生。二是将民族医药文化的“民族智慧、文化瑰宝”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强化学生文化自信。三是优化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支持学生参与民族医药创新项目。四是着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打造民族医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研讨中,党支部围绕三个议题,开展了关键词的凝练。与会党员教师聚焦核心问题,深入探讨了“科研反哺”、“坚守一线”、“服务师生”、“双师型队伍”等关键着力点,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思想碰撞不断,就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铸就高素质教师队伍”达成了初步共识,为后续方案的细化落实凝聚了思想动力。
| |
学校“红润杏林”理论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孙黎老师对与会党员的发言讨论进行了点评。指出支部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凝练的关键词,精准抓住了民族医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将“民族智慧、文化瑰宝”融入课程思政,不仅是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更是涵养学生“文化自信”、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体现。最后建议,持续深化对民族医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民族医药文化精髓的学理阐释,推动其创新性发展,将此次研讨形成的共识切实转化为提升育人质量、彰显办学特色的强劲动力。